返回上一页

欢迎访问中央芭蕾舞团官方网站! | 爱莲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活动/大事
大爱无疆尤留先烈志 深情有鉴还有后来人——中央芭蕾舞团党员赴沂南红嫂纪念馆开展“两学一做”党性教育活动纪实
发布机构:中央芭蕾舞团   点击数:2010   日期:2017-05-23   字体:【

蒙山高 沂水长

军民心向共产党

红心迎朝阳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一曲脍炙人口的《沂蒙颂》动人心肠,一段中央芭蕾舞团和沂蒙老区人民的深情至今传唱。刚刚在临沂完成面向老区人民的《红色娘子军》专场慰问演出,怀着新近改编《沂蒙情》的心情激荡,中央芭蕾舞团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行60多人在团长冯英、党委书记王才军、党委副书记郑起朝的带领下,于6月21日来到位于沂南县的红嫂纪念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两学一做”专题党性教育活动。
 

此次剧团在临沂演出《红色娘子军》,是真诚地向“建军90周年”献礼、向老区人民致敬。同时剧团党委也趁此难得的机会,组织全团党员和积极分子60余人专程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沂南县红嫂纪念馆,重温了革命战争年代那段军民之间的大爱传奇。
 

一座小小的村落,十几间平凡的庭院里,记载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拥军事迹。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地救伤员,不遗余力地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一间间图文并茂的展室,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在这里,大家深切感受到以“沂蒙红嫂”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对革命的无私奉献,也真实体会到“人民的江山”是如此来之不易。“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沂蒙红嫂第一人”明德英;在这里,有宁可饿死自家孩子,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在这里,有组织全村妇女在军情危急时刻跳下冰冷河水,扛起自家门板搭人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在这里,还有拥军支前的模范“沂蒙六姐妹”、喊出“谁第一个参军,我就嫁给谁”的奇女子梁怀玉、以及含泪卖掉女儿换来20斤小米送给饥寒交迫八路军战士们的方兰亭……挂满了展室的一幅幅红嫂画像,震撼人心,激荡灵魂。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幸福生活中的后辈们有时可能无法理解当年那些“红嫂”为何能做出如此不可想象的付出与牺牲。但是身临其境的我们懂了,理解了浸润在这片大地上的沂蒙精神。
 

在“跟着共产党走”的石碑前,刚刚加入党组织的安鹏、黄鑫,这一天刚刚入党满一周年的侯爽、殷乐等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在党委书记王才军铿锵有力的带领下,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和积极分子心灵悸动,感触满怀!怎能不让刚刚在北京首演了《沂蒙情》的演职员们感同身受,众志成城!
 

更让大家激动的是,王换于老人的孙女于爱梅老师、明德英的女儿李常花老师也来到了现场,为大家现身说法,讲解了两位英雄红嫂的伟大事迹。冯英团长代表剧团献上承载全体演职员敬意的娘子军雕像,大家激动地与两位红嫂后人合影,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在紧凑丰富的参观活动之后,全体党员下午集体学习了党委副书记郑起朝给大家上的一堂主题为《学习沂蒙精神,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党课。王才军书记则对刚刚经历完换届改选的各个支部在下一阶段推进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出了动员。
 

红嫂纪念馆之旅,是寻根溯源之旅,是锤炼党性的心灵洗礼之旅。通过这次意义深刻的活动,全体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任凭岁月流逝,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共产党将永葆青春,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为之矢志奋斗。这样的政党必定根基牢固,生命旺盛,前途光明。在这样坚强的党组织领导下,我们的芭蕾事业也必将不断前进,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撰稿:施伟/摄影:侯松林

 

 

 

 

<
>
世界是我们的舞台。我们在哪儿,中国的芭蕾就在哪儿!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西城区太平街3号
  • 邮政编码:100050
  • 演出咨询:010-83553737
  • E-Mail:zbsite@126.com

分享

Copyright©2018-2020 www.nbc.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