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与中国版《胡桃夹子》
首演于1892年的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古典芭蕾编导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和列夫·伊万诺夫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三大经典芭蕾舞剧音乐之一。舞剧《胡桃夹子》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作为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典范,《胡桃夹子》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成为西方国家每年圣诞节的老少咸宜、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不仅因为其拥有华丽壮观的场面和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百余年来,西方国家上演过无数版本的《胡桃夹子》,但由于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差异不大,各个版本也大同小异。2001年2月,中央芭蕾舞团首次创作中国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尝试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古典芭蕾音乐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欢度春节的故事,别具一格。2010年,中芭根据当年的创作,对中国版《胡桃夹子》进行全新改版、重新创作,在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陪衬下,展开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表达了中国芭蕾舞艺术家对东西文化交融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2010中国版)
制 作:中央芭蕾舞团
总 策 划:赵汝蘅
制 作 人:冯 英、赵汝蘅
音 乐:彼得·柴科夫斯基
总 编 导:赵 明(特邀)
编 导:王媛媛(特邀)、冯 英
部分舞段编舞:王 琪、王思正、张翼翔
视觉顾问:曾 力(特邀)
舞美设计:龚 勋
灯光设计:韩 江
服装设计:李锐丁(特邀)
特别鸣谢:中国舞蹈家协会、
上海锐亚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欧阳逸冰先生
2000版首演:2000年2月28日—3月2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2010版首演:2010年12月23日—26日,北京天桥剧场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
演 出:中央芭蕾舞团
演 奏: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艺术总监:冯 英
指 挥:张 艺、刘 炬
乐团首席:李 勋
童声合唱:北京市少年宫童声合唱团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2010中国版
剧情简介
第一幕
第一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京城庙会
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人们在庙会上忙碌地置办年货。大人们用传统礼仪互致新年问候,孩子们享受着“过年”的喜悦。团团和圆圆表兄妹俩以及小伙伴们在嬉戏玩耍;团团还买了神话故事中怪兽“年”的面具。团团和圆圆的爷爷给孩子们讲起了“过年”的由来。12个孩子拿起代表12生肖的面具在飞雪迎春的气氛中欢庆除夕夜的到来。
第二场——一个惬意祥和的中式客厅
除夕夜,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了团团和圆圆的爷爷家做客,共度春节。外国朋友将胡桃夹子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可爱的园园;团团有些嫉妒,也想得到这个魔幻般的礼物;爷爷拿出一副双节棍送给团团。爷爷和奶奶又给外国朋友回赠礼物。一旁,孩子们拿着胡桃夹子听外国朋友讲解它的用处,而贪心的团团却趁机将胡桃夹子抢到手中,圆圆又气又急,百般周折才要回心爱礼物。年夜饭在喜庆中开席了,外国友人给这个祥和中国家庭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第三场——圆圆的卧室
入夜,圆圆独自回到卧室,怀抱胡桃夹子,很快就进入梦乡……
现实与梦境的交替,团团和怪兽“年”居然融为一体,他们恶作剧般地将胡桃夹子偷走,圆圆醒来后万分焦急。突然,胡桃夹子变成人型跳了出来,“年”的怪兽群也围了上来。胡桃夹子英勇善战,很多小老虎与它并肩作战,共同与“年”搏斗。
第四场——仙鹤王国的奇境
双方交战正酣,僵持不下。梦境中的仙鹤女王飘然若现,抽出头顶上的红纱。所有“年”的怪兽均被红色震撼,无力的倒下。圆圆亲见仙鹤女王的神奇魔力,向仙鹤女王行礼致谢,并拜求女王将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仙鹤,带着心爱的胡桃夹子飞向了奇幻的瓷器王国。
第二幕
第一场——瓷器王国
圆圆来到了神奇瓷器王国,眼前的一切让人心驰神往、目眩神迷:有福娃的喜庆相迎;有十二生肖的盛装表演;有糖葫芦的恬心滑稽;有扇子舞的潇洒飘逸;更有丝绸舞、风筝舞、陀螺舞和金元宝舞,一派颇具中国元素的庆典场面。
第二场——喜庆新年的情境
景泰蓝的出场更让瓷器王国名至实归。庆祝新年的鞭炮小人将圆圆缓缓托起,梦境中的人物突然消失。原来团团吵醒了做梦的圆圆,回到现实中的圆圆手中依然紧握着胡桃夹子,深怕它再被团团抢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恍如隔世的圆圆此时才意识到一切皆梦幻,心生歉意的她将胡桃夹子送给团团。此时鞭炮齐鸣,除夕夜的高潮伴随着新年的喜悦将幸福传递给每个人。团团又怯生生的将胡桃夹子还给了圆圆,全家人欢欢喜喜迎来一个美妙的年景:卯兔吉年!